汕头某包装公司就美国客户的“保密协议”咨询案
关键点:国际贸易中的“保密协议”
2011年9月,汕头某包装实业有限公司接到了一份美国来的合作邀请——美国某综合实力不错的公司要与其合作推广及销售其产品。这对于国内贸易做得相当不错的汕头公司来说也是一块很大的“肥肉”,毕竟打开美国市场的前景是很诱人的。然而,在该企业正打算抓住该机遇的时候,一个难题让其进退维谷:在签订合作协议之前,美国公司要求汕头公司先签订一份保密协议。
收到美国公司发来的协议之后,汕头公司马上组织人员翻译,但是翻译出来的稿件却没人能明白里面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甚至里面有些法律术语都没听说过。尤其是里面有一些条款似乎对汕头公司将来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做了很大的限制。面对着这一份协议,汕头公司犹豫不决,签了这份协议之后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为什么还没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就要先签这份保密协议?但是要白白放弃掉这个进军美国市场的机会又觉得很可惜,毕竟这一机遇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于是,汕头公司委托广东丰粤律师事务所作为非诉讼代理,处理其与美国公司的法律事务。接受委托后,广东丰粤律师事务所指派涉外律师谢丰凯、李广辉以及黄绮婷律师助理处理该案件。广东丰粤律师事务所的涉外律师们认真研究了此份协议,并专程到汕头公司,向管理层解释了其中的内容及含义,律师们还逐一将条款解释给汕头公司听并解答汕头公司提出的疑问。最后,汕头公司管理层与律师一起拟定了一份符合汕头公司利益的协议,律师将其翻译为英文,回复给美国公司。
在与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协议前,先签订一份保密协议是国际贸易的惯例,主要是规范信息披露及保护知识产权,欧美国家的客户更喜欢这样做,但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国内很多企业目前国内贸易做得很好,越来越多的国外公司通过网站等途径得知这些企业的信息后寻求合作,签订保密协议是必不可少的。有的潮汕企业一看到要签这份不知为何物的协议,都觉得很为难,甚至想放弃这些客户的念头都有;有的潮汕企业一听到要签这一协议,虽然觉得前景很好,但由于不了解国际贸易的一些做法,觉得很担心。
如果因为以上原因而放弃“到嘴的肥肉”其实是很可惜的,只要聘请专业的涉外律师,就能解决问题。所以,潮汕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应该转变请律师就是打官司的观念,在国际商务往来中寻求涉外律师的帮助,以便让自己的企业能成为真正合格的涉外企业。